山西金迪项目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日期: 2019-11-08
浏览次数: 24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244
发布日期: 2019-11-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从长达3.7万多字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18个农业产业、农业创业、农业发展的机会和财富点,现将梳理出来,或许我们有些观点和思路不对,但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思考的方向,也是值得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01  农业园区

 

  农业需要示范和群集化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就成为农业人才、科技、产业的风向标。自2000以来,国家战略方向拟定各类园区的发展,比如: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农业生态园、农业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全区、智慧农业园区。

 

  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给予政策和扶持,投入也是亿元级别。《规划》指出:,重点建设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

 

  创业机会:高科技农业、大棚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等。

 

  02  特色产业村

 

  其实,从日本传过来的“一村一品”对中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具有效仿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镇经济迅速成为主导佛山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单元,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镇发展格局。中国的“一村一品”的目的推动农产品单品产业化发展和主导产业。

 

  《规划》指出: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

 

  创业机会:休闲农庄、村企、农产品代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

 

  03  粮食储备及流通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国有粮食部门的经营设施尤其是仓储设施显得严重不足,各地的粮食部门相继出现了“储粮难”的情况。因此,企业或者社会力量参与粮食储备十分必要。

 

  《规划》指出:鼓励加工流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安全高效、一体化运作的粮食物流网络。

 

  创业机会:粮库建设、低温冷库、烘干机、农业物联网设备、粮食加工设备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04  节水农业

 

  从这几年来看,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节水、减肥成为“国家行动”。2017年12月1日期,农业用水要交税。其中我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在河北首个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四川、宁夏、陕西等9省(区、市)。

 

  《规划》指出: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乡村。深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明晰农业水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另外,到202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

 

  创业机会:智能灌溉、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节水设备等。

 

  05   数字农业

 

  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中,提高产前、产中和产后效率,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自2017年,国家重点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并给予先进补贴。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创业机会:农业物联网、植保无人机、AI技术、智慧农业等。

 

  06  水产养殖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水产养殖市场价值169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420亿美元。我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中国为21世纪养活全球100亿以上的人口提供优质的海洋蛋白质。水产养殖是我国大农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到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将会增加约2000万吨、未来将发展绿色渔业。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华南地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禽水产和特色园艺产品,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水产品养殖。同时,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推进渔港渔区振兴。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深远海养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创业机会:智能化养殖、工厂化水产、绿色饲料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07  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已经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循环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创业者必选项目。《规划》指出: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开展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

 

  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修复和完善生态廊道,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

 

  创业机会:种养一体化、种养结合、秸秆综合利用、智能化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等。

 

  08  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是决定农产品溢价的关键。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提到,将打造300个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0个国家级农业企业品牌,1000个农产品品牌。

 

  《规划》指出: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支持建立生产精细化管理与产品品质控制体系,采用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塑造现代顶级农产品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加强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构建我国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

 

  创业机会:农产品品牌孵化、农村电商、农特微商等。

 

  09  农村电商

 

  数据:农村电商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6万亿元!,估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预计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

 

  《规划》指出: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研发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现代供应链主体。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

 

  创业机会:农产品电商、农村物流、冷库项目、农产品品牌孵化、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产品溯源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10  农村金融服务

 

  据社科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已达3.05万亿元。农村金融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规划》指出: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探索县级土地储备公司参与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试点工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农业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引导农民合作金融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期货、租赁、信托等金融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

 

  创业机会: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租赁、供应链金融等。

 

  11  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土地)

 

  如何激活闲置土地?国家未来几年土地商业化等等关键一环。有政策表示:在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安徽省明确提出,加大新产业用地保障力度,对养老、旅游、光伏、风力发电等采取差别化用地支持政策。利用存量土地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生产性、科技及高技术服务业、创业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业务等新产业。

 

  《规划》指出,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鼓励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土地使用功能。同时,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创业机会:休闲农业、休闲养老、光伏农业等。

 

  12  农村新能源

 

  农村地区能源变革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逐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新阶段,农村能源革命也将是重要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将占据重要位置。

 

  2018年一号文件就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村能源应用的相关目标包括:“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制定农村通动力电规划,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

 

  《规划》指出: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

 

  创业机会:沼气能源项目、光伏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13  农村物流

 

  万亿级市场规模的农村物流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同时,农村物流成农产品上行掣肘,同样也会制约工业消费品下行。

 

  《规划》指出: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共同配送中心。

 

  创业机会:城配、冷链仓储、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

 

  14  农业休闲产业

 

  未来10年,我国将迎来从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休闲农业将实现20%~30%的增长。到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亿元。尤其是农业休闲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农业、农民带来新的机会。

 

  《规划》指出: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利用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

 

  创业机会:创意农业、休闲农庄、特色小镇、休闲养老等。

 

  15  农业创业服务

 

  数据显示:返乡创业的人数,全国初步统计大体达到740万,这些返乡创业人员累计创办市场主体148万个。这些返乡创业者和新兴经营主体需要互联网、法律、财税、资本、广告等商业服务。

 

  《规划》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开展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鼓励农业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做好返乡人员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

 

  创业机会:互联网培训、法律服务、工商财税服务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18个农业产业新机会

 

  16  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成为国家农业战略抉择。农产品加工业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

 

  在政策上,国家层面发布多项农业扶持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指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鼓励加工流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创业机会:种养加一体化、加工企业、综合利用项目、粮食加工、饲料加工、农村工艺品、果品加工等。

 

  17  创新农民实际收益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规划》指出: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

 

  创业机会:土地入股、联营社、订单农业等。

 

  18  农村文化产业

 

  推动乡村建设,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就要深入挖掘本村的文化特色。《规划》指出: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鼓励各级文艺组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惠民演出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


相关方案 / Solution More
  • 点击次数: 198
    2019 - 11 - 15
    本周舆情热搜榜(2019年11月4日-11月10日)1 北京考核验收首个“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2 我国首次主导制定油井管领域国际标准3 全球首个凉茶饮料国际标准发布4 2019中国老龄产业标准化论坛在开封召开5 贺州市首个团体标准“钟山贡柑”发布实施转载数量排行榜主要舆情信息1. 我国首次主导制定油井管领域国际标准(中国电力新闻网)近日从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专家提出的《石油天然气工业陶瓷内衬油管》国际标准提案,经过为期3个月的ISO/TC67/SC5分委会投票,于2019年10月25日立项成功,正式进入ISO国际标准制定程序。这是我国首次在油井管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2. 全球首个凉茶饮料国际标准发布(经济日报)以“创新,共建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19《财富》全球科技论坛近日开幕,论坛期间,全球首个《凉茶饮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首次对凉茶进行明确的中英文定义,并以汉语拼音“Liangcha”作为其英文翻译,具有严谨性、系统性、先进性、适用性。据悉,《凉茶饮料国际标准》的正式发布开创了凉茶标准化时代,有望促进中国凉茶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3. 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发布新标准(环球网)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精神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国家神经疾病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设置标准》。上述文件明确,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应为三...
  • 点击次数: 234
    2019 - 11 - 15
    位于华夏腹地的山西省,因地处太行山脉之西而得省名,又因春秋时代为晋国的中心而简称“晋”。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几乎全省都适合种植苹果,梨子等水果,据山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全省果园面积363.3千公顷,分品种看:全省苹果园面积最多,共147.5千公顷,占果园面积的40.6%;其次为红枣园,共89.2千公顷,占24.6%;再次是桃园和梨园,桃园42.9千公顷,占11.8%;梨园39.3千公顷,占10.8%;杏园、葡萄园、柿子园等其他果园,共44.4千公顷,占12.2%。分地区看:全省半数以上果园集中在运城市,共191.4千公顷,占全省的52.7%;其次为吕梁市,共54.8千公顷,占15.1%;然后是临汾市,共51.8千公顷,占14.3%;其他8市共65.3千公顷,占17.9%。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运城市,号称“中华果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能排全国地级市前三。以下为山西的水果地图:点击放大查看,欢迎保存各市特色水果明细:太原市:清徐葡萄,阳曲白桃,阳曲酥梨,阳曲国光,阳曲大红,清徐沙金红杏大同市:巨乐哈密杏,天镇唐杏,斗山杏仁,王官屯京杏长治市:壶关旱地西红柿,长治黎城柿子,黎城核桃,沁州核桃晋城市:高平大黄梨,泽州红山楂,阳城桑葚晋中市:太谷壶瓶枣,左权绵核桃,祁县酥梨,平遥酥梨运城市:临晋江石榴,芮城苹果,北景柿子,运城蒲州青柿,永济大樱桃,七里坡山楂,早风王桃,运城油桃,万荣红不软桃,万荣三白瓜,王过酥梨,临猗冬枣,万荣孤山梨,垣曲猕猴桃,平路猕猴桃,马泉沟水化柿,稷山鲜桃,龙门梨枣,平陆甜樱桃,临猗苹果,绛县大樱桃,绛县山楂,万荣苹果,平陆苹果,芮城屯屯枣,运城苹果,夏县西瓜忻州市:义井甜瓜,同川酥梨,定襄东峪磨盘柿,定襄甜瓜,河曲海红果,原平梨,忻州香瓜,河曲西瓜,代县酥梨,神堂堡乡苹果,繁峙大杏...
  • 点击次数: 215
    2019 - 11 - 15
    本报讯(记者秦海峰)近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批准发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再生橡胶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六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其中《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项标准是根据需要对现有地方标准的修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再生橡胶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项标准是现行国家标准不能满足山西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需求而制定的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山西省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相比,加严了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的控制指标,新增了总磷和全盐量指标,更能适应全省当前水环境治理的要求。《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是对2014年标准的修订,根据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局联合印发的《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晋水资[2006]283号)和近期明确的用水功能(饮用水功能),对原标准进行了充实、完善、调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通知要求,对2013年标准中指标设置不尽合理、排放限值宽松等问题进行了修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针对现行的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难以满足我省目前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迫切需求而制定的,本标准与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较,明确了燃生物质锅炉的限值要求,增加了一氧化碳指标,加严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指标要求。《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对2018年发布的推荐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由推荐性标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将为全省燃煤电厂排放监管考核工作提供更有...
  • 点击次数: 178
    2019 - 11 - 15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农业农村部人事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答 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对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能够激励和引导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素质,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1986年建立的农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度,对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加强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职称制度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亟待改革和完善。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意见》的出台,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业农村领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 三是统筹推进“三农”发展的内在要求。机构改革以后,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任务由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向统筹推进“三农”发展拓展,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意见》的出台,有利于鼓励和吸引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发展。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意见》起草出台的过程?答按照中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为做好《意见》研究起草工作,两部...
  • 点击次数: 215
    2019 - 11 - 08
    摘 要: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促进乡村创新创业是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产业兴旺的主要突破口之一[2]。乡村创业通过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升级、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农户加入创业队伍,优化乡村创业主体的发展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是关键,其中金融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量研究表明,金融环境对创业者的支持水平会影响创业活跃度[3],金融约束不仅影响创业项目的存活能力[4],而且影响其创业绩效,如经营收入、创业层次以及未来发展能力等[5]。为了推进农户创业、缓解创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增加信贷供给。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来保障农户创业的信贷可得性;2018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将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
  • 点击次数: 331
    2019 - 11 - 08
    中华建设网讯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准经营性、经营性基础设施收费制度。逐步理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具备条件的,促进价格由市场形成。《意见》共六大项22条,其中,(五)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七)强化运营企业管护责任;(十一)创新经营性设施市场化管护机制;(十九)加强组织领导等四条,住建部需要分工负责。《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到 2025 年,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管护主体和责任明晰,管护标准和规范健全,管护经费较好落实,管护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到 2035 年,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基本健全,权责明确、主体多元、保障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形成,农村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基本到位。《意见》要求,建立明晰的管护责任制度。规定,县级政府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负有监管责任。村级组织对所属公共基础设施承担管护责任。供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等设施运营企业,全面加强对所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主体,应增强主动参与设施管护的意识,自觉缴纳有偿服务和产品的费用。《意见》要求,健全高效的分类管护机制。强调,没有收益的农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按照权属关系,由地方政府或村级组织负责管护。鼓励地方政府逐步由直接提供管护服务向购买服务转变,采用多种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管护。鼓励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对所属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管护。鼓励地方设立公益性管护岗位,优先从贫困户中聘请管护员,负责村属公共基础设施日...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
0351-7553100
( 周一至周五 08:30-18:00 )
Copyright ©2018 - 2024 山西金迪项目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