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深度解读《目标6%至6.5%,稳增长未来靠什么?》。刘世锦两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对现实经济问题的“预测”和“直觉”更为业内人士称道。今天,我们通过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权威的统计数据以及结合刘主任的解读来讨论,未来十年,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1、过去五年老龄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2013年,国务院发布35号文,这一年是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的元年,现在第一年五年已经过去,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来总结过去五年,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人口发展形势、老年人口的发展情况:
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出现了重要的变化。15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下降,每年下降200万人,最近几年每年下降四、五百万人。2018年我们的就业人口,就是全中国现在正在工作的这些人口总量也出现了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我国劳动人口,总共减少了1225万人,年均减少245万,其中2017年减少431万,2018年减少472万,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劳动人口减少对应的是老龄人口的持续增长,2013年-2018年,五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增长了3497万人,年均增长约700万,其中2017年增长828万,2018年增长827万,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增加,直接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压力。
劳动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加,这五年,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由2013年的13.1增加到2018年的16.8。
在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却逐年下降,在2016、2017年这两年,放开二胎政策的政策效果释放后,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3.81,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
2、未来十年,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
人口趋势预测数据来源: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
以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为基础数据,设定数据模型,对未来10年,2019年-2028年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呈现近三年增速快速下降,紧接着在2022年迎来老龄增长的拐点,自2022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其增长数量将远超过2013-2018年的增长速度。
图:大爱书院参观的老年人群,来源: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
3、过去五年经济和消费能力发展情况
2013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0%,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的时间,同时也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的时期,2017年增长6.8%,2018年增长6.6%,2019年上半年增长6.3%,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3年-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五年增长了约10000元。
2013年-2018年居民消费水平也快速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表明消费能力的同步增长。虽然未来十年,经济增长不会象前五年那样高速,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品质的服务,这将给康养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中等收入人群增加带来的发展机遇
目前,大部分康养项目的定位,多数是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目标客群,所以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将对这些康养项目产生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们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有4亿人,还有10亿左右的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于这个标准。最近有一个说法,叫做“十亿人尚未坐过飞机,五亿人还没坐过马桶”。中国在这个阶段,落后就是潜能,所以这十亿人的收入增长,将会成为中国经济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增长潜能。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占到社会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比较稳定,对我们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假如我们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这样一个目标。这样的话,我们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就会从目前的四亿人增加到八、九亿人,达到整个人口的60%以上 。
目前,这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当前多数康养项目的主要目标客群,未来十年,如果这个群体达到8-9亿,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这也是未来康养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5、人口基数大,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人口多、市场大,这对商业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全球的互联网公司排在前十位的只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很重要的原因,人口多、市场大,它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比如说某一个养老产品只有1%的人是你的用户,在中国就有100-200万人,每人每年1万元,就能形成一家100-200亿规模的公司,这样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这个业务模式就能够转得起来。
二、消费性服务业正在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由服务性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消费结构升级所带动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的主导产业。
服务性消费。主要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养老、旅游等在内的服务性消费进入快速生长期。从全国来讲,现在服务性消费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在一线城市已经超过了一半。康养作为服务性消费的重要内容,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到目前为止,养老多数时间,还是作为民生事业来发展,在产业发展方向支持政策非常少,今年国家发改委推动的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是最大的一个支持养老企业发展的政策,但一年仅14亿,相比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人均不足10元。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将养老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出台,包括土地、税收、金融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同时需要针对养老产业的发展,降低基础制度性成本,中国玻璃大王叫曹德旺,他曾经到美国去办厂,他发现这五大基础性成本中国比美国要高一倍。美国主要是劳动力的工资和福利高,其他的成本呢?反而是我们比它要高。当然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他这种说法还是持有疑义,以后看了一些数据后发现基本上情况是如此。
既然未来服务性消费,如康养服务消费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那么我们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1、养老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具体支持政策;2、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消费支付体系,并着手培育市场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消费习惯;3、要放宽准入、鼓励竞争,对各类企业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而不是鼓励央企、国企等国有资源过多参与提供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国家资源和公共资源应优先用于保障兜底的养老服务和重点支持民生福祉的养老事业的发展,而将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更多的交由社会和市场来提供,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养老事业发展的投入和服务质量,又能够快速发展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业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由政府主导提供的养老服务,相对较为靠谱,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而在政策指导下,由市场提供的养老服务,需要规范,但效率非常高,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市场化才能提供足够多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所以期待加强对市场化、对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未来十年,康养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康养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首先应该在主要的经济区域发展,然后才会带动全国发展,想想,那十亿还没有坐过飞机的人群中,会有多少是康养项目的目标客群呢?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当前和未来十年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对未来区域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我们只需要按这个去落实就可以了。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包括我们讲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些事情70%以上都会出现在这些大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我们讲的中等收入群体要倍增,那么增加的四、五亿人大部分也会出现在这个范围之内。在大都市圈这个乡村的范围之内,应该是农民要进城,城里边人也可以下乡,城乡居民应该是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发展体系更有竞争力,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立项的《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正在编制中,中健联盟负责具体的协调编制工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公司负责提供技术保障,旨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以标准建设来推动我国生态康养产来的发展。
综上,未来,我们康养项目发展布局,将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七大城市群为核心,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来构建康养产业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