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迪项目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农业质量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19-07-19
浏览次数: 6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65
发布日期: 2019-07-19

各市农委,畜牧、果业、农经局(中心),厅属各有关单位:

为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业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根据农业部《关于启动2018年农业质量年的通知》(农计发[2018]7号),我厅印发了《山西省农业质量年行动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农业厅

2018年3月19日

 

山西省农业质量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落实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农业质量年”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质量导向、效益导向,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我省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政策投入、资源配置,加快构建质量兴农的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做好全省农业质量年总体设计和工作安排,依托市场手段调动各类要素资源,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社会参与度。

坚持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合力推进。加强统筹指导,建立协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质量兴农相关行动,形成推进质量兴农工作的强大合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线提质导向转变。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结台各地产业发展实际,突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注重典型引路和分类施策,构建产业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确保农业质量年工作取得实效。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业质量年”行动,实现特色兴农、质量强农、品牌立农、融合富农,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努力达到“六高标准”,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市场竞争力高、农民收入高。具体指标:力争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3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

二、扎实推进农业质量年各项行动

(一)农业标准化推进行动。加快地方标准制修订,新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60项。加快“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认证,2018年,全省发展“三品”产品数800个、“三品”产地面积300万亩、规模养殖主体80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证书到期换证率不低于60%,力争获证产品数量年增幅达到10%以上。大力推进以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禽养殖为主的“三园一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全年新创建省级示范园90个,推进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通过“三园一场”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带动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组织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示范创建,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牵头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种植业处、畜牧局,配合单位:蔬菜站、果业站、生态站、名优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针对重点品种的突出隐患开展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按计划完成全省风险评估普查抽检种植业样品5000批次、禽样品1880批次的任务,摸清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底数。推动各市同步开展市级监督抽查,形成全省多层次、多品种的抽检格局。扩大县乡快检覆盖范围,增加检测数量和频次,发挥快检的预警功能。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完成涵盖追溯、监管、监测、执法、应急、信用、决策分析等七大系统的追溯平台软件开发。高标准建立具备实时监控、快速反应、应急处理、风险评估、统一管理等监督管理功能的省级指挥调度中心。率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备案的生产经营主体和“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纳入追溯管理,全省选择31个县620个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追溯试点,构建起省、市、县并延伸到乡镇基地的追溯网络。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条件、手段和业务能力。在省市县乡四级监管队伍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村级协管员队伍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一村一员”目标。(牵头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配合单位: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省饲料兽药监察所)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继续开展以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私屠滥宰、生鲜乳违禁物质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禁使用、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推进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把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案要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涉嫌犯罪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定期公布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和诚信档案,依照“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失信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实施联合惩戒。启用山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微信微博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牵头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配合单位:产业政策与法规处、畜牧局)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制定出台《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对已经命名的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动态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将农产品追溯与安全县创建相结合,并作为新命名安全县的条件,已命名的安全县要在一年内完成追溯点的建设要求,逾期不达标者摘牌。对正在开展创建的第二批10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督查,加大创建力度。今年再遴选10个县开展第三批省级创建。要广泛开展宣传报道,组织多种形式的县域间学习交流活动,整体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鼓励各地在农产品生产领域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合作社)创建;支持各地市出台激励政策,分层次开展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支持市级整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示范创建。各市要总结安全县典型经验做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监管模式和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配合单位: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五)产地环境净化行动。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好化肥减量“四替代”措施,推进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药减量措施,实现全省化肥使用量增幅降到0.4%以下、农药使用量增幅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任务。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畜禽粪污治理思路,重点聚焦生猪、肉牛、奶牛养殖大县,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全省建设1000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引导粪污就近还田利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等试点工作。加强耕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启动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试点和治理修复工作。(牵头单位:种植业处、畜牧局、农业综合开发处,配合单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农药检定所)

(六)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今年要再培育1-2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推选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登记保护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采取多种方式,打造“山西小米”“山西陈醋”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筹备好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办好第三届运城果博会。适时到华东、华南地区,分区域组织特色农产品巡展推介活动。继续扶持临猗、平陆、吉县等20个国家级和清徐、广灵、左云等16个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新创建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深入推进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推动一个特优区塑强一个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启动第二批省级特优区认定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绿色食品系列公益宣传活动,推进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加强对区城公用品牌的考核,管理和保护,指导各地制定品牌培育塑造、宣传推介、监管保护。(牵头单位: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外经外事处,配合单位:名优产品开发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站)

(七)质量兴农科技支撑行动。大力度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着力抓好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创建工作。推进1市5县30个示范片创建。高标准建设山西农谷,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着力抓好太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优秀科技力量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质量兴农技术创新,推广一批提质量、保安全的生产技术。选育特色优势作物新品种8个以上,建立特色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以上,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达到83%。(牵头单位:种植业处、科教处,配合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种子总站)

(八)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继续开展省市县三级示范社培育工作,新培育三级示范社1600家。各市县引导合作社采取合并、重组、成立联合社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全年培育5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科学施肥、生产托管等生产性服务,在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方面有新提高。鼓励大型电商集团进入农村,培育农村电商专业村专业户,帮助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农民上网销售土特产品。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培育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全面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实现覆盖优质用户万人以上。(牵头单位:经管局,配合单位:市场信息处、科教处、农产品加工局)

三、强化农业质量年工作推进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质量年工作,把推动质量兴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推进路径、责任分工,加大项目、资金、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行动有条不紊推进、取得实效。

(二)加强顶层设计。各级各部门要细化实化各项行动安排,明确具体举措和时间进度。按照农业质量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或意见,精心组织农业质量年各项动。

(三)加强培训指导。要围绕质量兴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题培训,强化经验交流,推进协同合作,指导基层及时破解难题;要加大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推广,强化技术培训,开晨技术交流,提高绿色技术应用水平。

(四)加强宣传推介。要积极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业质量年各项行动。要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互动、对接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加深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了解;要深入开展调研,总结质量兴农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报送简报信息。

(五)加强评价考核。要加强质量兴农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研究,推动地方将质量兴农关键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加大督导整改力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方案 / Solution More
  • 点击次数: 306
    2020 - 04 - 30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的部署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发〔2020〕1号)和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部决定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现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重要意义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是现代农业重大牵引性工程和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的重要内容,是顺应农业产业发展新趋势、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大举措,对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物质基础装备,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满足农产品消费多样化、品质化需求,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速农产品市场流通硬件设施、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释放产业发展潜力,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
  • 点击次数: 186
    2020 - 04 -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3月30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现就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制度基础。(二)基本原则。一是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二是健全制度,创新监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做到放活与管好有机结合,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三是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针对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四是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坚持安全可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逐步提高要素质量,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三)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点击次数: 176
    2020 - 01 - 10
    全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 累计完成投资532亿元,34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今年以来,我省牢固树立“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全力推进102项牵引性强、战略意义重大的亿元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为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2月10日,从省工信厅传来消息,根据各项目企业报送数据,截至目前102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32亿元,34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33个项目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其中今年1—11月完成投资240亿元,占全省制造业投资29%。  今年是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省工信厅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狠抓转型项目建设,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9个新兴产业类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9亿元,1—11月完成投资156亿元,占比65%。年产3000万颗紫外LED芯片项目等29个项目实施设备安装和调试,山西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一期工程等23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省工信厅充分利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战场的区位优势和高质量发展主阵地集聚作用,推进开发区项目85个,总投资17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6亿元,1—11月完成投资176亿元,占比73%。据介绍,30个开发区中,重点项目数量排名前四位的开发区分别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13个),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6个),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  据了解,为了推进项目建设,省工信厅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扭住前期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协调和全程跟踪服务,并实施技改示范引领,重点推进50个技术改造类项目建设,支持山西建筑产业潇河园区等30个项目技改资金9.27亿元,提振企...
  • 点击次数: 291
    2019 - 12 - 13
    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 西 省 财 政 厅关于山西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中期调整申报项目的通知各市、6个体制管理型直管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国际局):  山西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是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资金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政府主权外债项目。为完善项目建设内容,尽早发挥效益,经亚行同意,现组织各市县进行中期调整项目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建设目标项目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并减少农村贫困为最终目标,通过包容性商业孵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定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改善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生计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申报范围、类别及条件( 一)申报范围:在全省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实施意愿强的优秀农企(优先考虑扶贫龙头企业)。( 二)申报类别: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仓储、贸易、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扶贫等涉农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申报条件:1、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规范、健全的带贫益贫机制。2、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经营规范、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状况和发展前景良好。3、具备当地财政认可的反担保措施,并提供市县财政还款承诺函。4、具备项目合规的用地手续,并能通过环评报告批复。5、具备提供项目配套资金能力,能提供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亚行贷款融资后负债率不超过60%,企业及大股东银行信用等级良好。6、符合包容性商业模式要求或具有包容性商业潜力。三、申报材料要求(一)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和合作社简介、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企农(特别是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前景及亮点;拟申报项目名称、产业发展背景、总投资及利用亚行贷款额度、主要建设内容、预估效益、还款计划等。(二)市县申报文件1、市县项目承办单位申报文件(需经市...
  • 点击次数: 150
    2019 - 11 - 29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65号  《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办法》经2019年11月12日省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省长楼阳生2019年11月15日  第一条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活动。  本办法所称民营经济组织,是指在本省依法设立或者开展投资、经营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济组织。  第三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当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税务和金融等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民营经济主管部门负责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落实有关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可以通过补助、基金以及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经济组织。  第七条 民营经济组织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民营经济组织申请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民营经济组织不得伪造事实或者采用其他非法手段,骗取或者套取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
  • 点击次数: 159
    2019 - 11 - 22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做好开放办社工作的指导意见 晋供合发〔2019〕39号各市供销社、省社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强化开放办社理念,加大开放办社力度,规范开放办社行为,提高开放办社质量,加快完善组织网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以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为导向,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完备为农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要求,充分整合系统内外服务资源,加快构建起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的基层组织体系和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促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持续发展,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繁荣城乡经济中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二)目标任务。到2022年,全省基层社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综合服务社覆盖80%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达到500个,惠农服务中心服务辐射全省80%的乡镇,入社农户达到100万户以上,入社社员达到300万人以上,开放办社企业销售占系统比重达到10%,全系统销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到4亿元以上,所有者权益达到50亿元以上。全省供销社基础全面夯实,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行业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提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市场化运行更加高效。通过全方位的开放办社,真正实现在开放办社中“增社员、增业务、增资产、增地盘、增合力”的目标。(三)基本原则───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顺应农民群...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
0351-7553100
( 周一至周五 08:30-18:00 )
Copyright ©2018 - 2024 山西金迪项目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